精彩回顾——科幻“物”语学术论坛
2023年11月16日,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学术论坛科幻“物”语举行。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分别聚焦“物转向”在科幻文学领域的两个面向——物质文化与新物质主义,邀请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六位学者展开专题分享,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吕广钊主持。
在上半场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程林以“象棋土耳其人”为例,介绍了18至19世纪的仿人自动机及其背后的物质文化思潮。在达·芬奇、笛卡尔、拉·梅特里等先哲对自动机械和仿人机器技术的思考基础上,程林将“象棋土耳其人”形容为“恐惑它者”。他详细介绍了德国暗黑浪漫派作家霍夫曼(E. T. A. Hoffmann)的小说《仿人自动机》(Die Automate,1814),强调了该部作品赋予仿人自动机器这种本是启蒙理性代表的造物以一种暗黑色彩。随后,程林进一步讨论了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梅尔策尔的象棋手》(Maelzel’s Chess Player,1836)以及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的《莫克森的主人》(Moxon’s Master,1899)中的仿人自动机形象,探究了这些故事在技术文化层面的重要意义。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叶玮玮以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的《傀儡主人》(The Puppet Masters,1951)、杰克·芬尼(Jack Finney)的《人体入侵者》(The Body Snatchers,1955)以及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天外来菌》(The Andromeda Strain,1969)为例,讨论了当代美国科幻作品中“病毒”象征的生态灾难及其政治隐喻。她从“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傀儡主人》中象征左翼帝国的“鼻涕虫病毒”,表现出德勒兹式“块茎共生”的组织关系。在此基础上,叶玮玮进而着重介绍了海因莱因的“病毒”表现出的“智能特性”,认为小说中的病毒意象可被视为某种看不见的武器以及恐慌的制造者,体现了冷战和麦卡锡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污名化。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讲师陈文佳首先从能源人文主义出发,梳理了斯蒂芬妮·勒梅纳热(Stephanie LeMenager)、格雷厄姆·麦克唐纳(Graeme MacDonald)等欧美学者自21世纪以来在该领域进行的前期探讨,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意象以及能源浩劫、能源乌托邦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呈现。在此基础上,陈文佳详细探讨了詹姆斯·昆斯勒(James Kunstler)的《手造世界》(World Made by Hand,2008)对于石油末世的刻画。在她看来,昆斯勒花费大量笔墨在小说中介绍了“现代性”的消失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全球化工业体系建构的政治和经济结构也随着能源耗尽而崩塌,但与此同时,小说也在现代性废墟之上,重新建构了一种詹明信呼吁的“乌托邦欲望”。
在下半场的分享中,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科幻作家冯原(双翅目)从德勒兹的《褶子》出发,介绍了慕明小说集《宛转环》内在的巴洛克风格。她首先介绍了德勒兹与莱布尼兹的紧密联系,强调了现代数学,尤其是非欧几何、微积分、拓扑结构等概念对于德勒兹哲学体系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冯原探讨了《宛转环》特殊的“升维”结构,在她看来,《宛转环》的叙事层层嵌套,无限折叠,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一直处于流动、生成过程之中的巴洛克式叙事空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后马辰从方法论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后人类和新物质主义的几大核心议题以及现存的主要争议。她立足于近年来新物质主义和科幻、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多面互动,介绍了巴德明顿、莫拉维克、纳亚尔、哈拉维、海尔斯等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的辩论,从流动的“物”的角度强调了重新定义人与非人、人与后人的连结与融合的迫切性。在马辰看来,新物质主义虽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思考后人类思潮,却也存在过度滥用的隐患。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在科幻创作和研究中,进一步挖掘新物质主义和表演性理论的互动(performative new materialism),也许能够进一步激发创作者和读者推演多重未来的兴趣。
在论坛最后,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郭伟聚焦思辨实在论的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甘丹·梅亚苏(Quentin Meillassoux),探讨了他的“科外幻”(Extro-Science Fiction)概念。郭伟以《三体》开篇的一段文本为例,阐释了梅亚苏哲学体系中的科学外世界,即理性主体无法认识、归纳,建构于“偶然性”(contingency)基础上的非理性世界。并且郭伟借由由他自己对科幻的定义:“科幻是呈现异于现状之无限可能性的杂糅文类,其想象力与科学相关或相似”,分析了科幻、科外幻、奇幻的区别与联系。随后,郭伟介绍了不久前出版的国内第一部科幻教材《科幻导论》,强调了其在科幻教育史的重要意义。
据悉,本次论坛聚焦过去十余年文学与哲学领域涌现出的“物转向”思潮——“物”不再是人文主义视域中纯粹的客体,不再是等待人类书写的白板。它们从认知主体的辖域中解放出来,内在的施事性和关联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人为导向的“主体间性”让位于以物为导向的“物体间性”(interobjectivity),幽暗的物质世界得以彰显。本次论坛中,多位学者以不同角度阐释与观照科幻研究的“物”转向议题,也将为科幻人文研究打开新的视阈。